2月28日
2月28日
2月28日
我市向社會正式公開《肇慶市貫徹落實廣東省第三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反饋意見整改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我市將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和省的決策部署,全面嚴格落實整改,進一步壓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以整改為動力,以問題為導向,把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動全市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向縱深發展。
?方案明確了各項整改目標?
? 大氣環境質量
大氣環境質量,到2020年,全市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AQI達標率)達90%以上,細顆粒物(PM2.5)不高于35微克/立方米,實現環境空氣質量明顯改善。
? 水環境質量
水環境質量,到2020年,省考以上地表水質優良(達到或者優于Ⅲ類)斷面比例達到100%,全市黑臭水體消除比例高于90%。
? 土壤環境質量
土壤環境質量,到202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0%,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不低于90%。
? 環境基礎設施建設
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到2020年年底,全市新增污水處理設施建設7.77萬噸/日(全市新增縣級以上城市污水處理能力2萬噸/日,新增鎮級污水處理能力5.77萬噸/日),全市新增污水管網420.84公里(新增縣級以上城市污水管網95.76公里,新增鎮級污水管網325.08公里);改造城鎮老舊污水管網36公里。
?《方案》強調?
《方案》強調,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扭轉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上熱、下冷”的被動局面,堅定不移走綠色發展之路,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全面壓實各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的整改責任,領導帶頭以上率下,親自研究部署督察工作,協調解決重點問題。
強化考核評價和責任追究。建立市領導干部任期生態文明建設責任制,把資源消耗、生態效益、環境損害責任追究納入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政績考核主要內容,把生態文明考核結果作為領導干部政績、年度考核和選拔任用的重要參考。
嚴格落實《廣東省黨政領導 干 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 實 施 細則》《肇慶市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制度》,對違背生 態 環 境 要求、造 成 生 態 環 境 和自然資源 嚴重破壞的領導干部,嚴格依法實行終身追責。
?《方案》部署?
《方案》部署,加快產業結構綠色轉型升級,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契機,強化生態環境保護引導調控,包括實施差別化的環境準入政策和總量控制政策;加快傳統低效產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先進裝備制造、節能環保等主導產業,堅持全力提升產業競爭力,促進產業規?;?、集聚化、高端化發展;推進畜禽養殖業污染防治。開展禁養區內畜禽養殖業清理整治“回頭看”專項行動,確保全市禁養區內的養殖場(小區)和養殖專業戶落實關閉或搬遷。通過供給側改革,形成促進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改善深度融合的綠色發展格局,不斷提升綠色發展水平,積極打造“綠色肇慶”,努力實現“綠富同興”。
我市將以整改為抓手,
進一步開展污染防治攻堅戰。
根據《方案》部署,我市持續深入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著力推進工業源治理、移動源污染防治、揚塵源污染防治、農牧源整治和嚴禁露天焚燒等五個重點領域及關鍵環節的綜合治理工作,深入開展改善環境空氣質量攻堅工作。
強化水環境綜合整治,
全力打好碧水攻堅戰。
深入實施 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堅持“保好水”與“治差水”并重、治污減排和 生態擴容并重、流域綜合整治與控制單元治理并重,堅持“系統治水、多源共治”,充分發揮“河長制”制度優勢,推動水環境質量改善取得新突破。
2020年年底前,省考以上地表水質優良(達到或者優于Ⅲ類)斷面比例達到100%,確保12個地表水省考以上斷面水質達到優良。重點推進新興江流域和新竇涌、青蓮 渠等31條污染 河涌治理力度,確保西江水質穩中有升,北江梁村斷面水質穩定達標。
到2020年,已劃定地表水環境功能區劃的水體消除劣V類。進一步加大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切實提高污水收集及處理效率,推動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繼續完善“一縣一場、一鎮一站、一村一點”的設施建設,2020年年底前,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35%以上,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8%以上,村莊保潔覆蓋面達100%。
來源:星湖美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