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group id="006sp"></optgroup>
    1. 廢酸產生超2億噸 資源化處理迫在眉睫

             


             當下,我國的廢酸產生量巨大,資源化利用相對粗放,技術進步不明顯,商業模式不清晰,資源化之路面臨巨大挑戰。廢酸資源化處理處置迫切需要相關技術和政策的支撐,《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也將綜合治污與廢棄物循環利用列為環境重點領域的優先主題。

             一、量多危害大—— 我國每年產生廢酸總量在2億噸以上

             據行業綜合調研統計,我國廢酸中無機廢酸約占65%,有機廢酸約占35%。其中:化學工業領域每年產生各種濃度的廢酸接近8000萬噸,屬于產生廢酸的大戶;鋼鐵企業、金屬加工及酸洗領域年產生各種廢酸約6500萬噸;另外在輕工業、石油冶煉業、纖維工業、礦產加工業、蓄電池工業、軍工及核材料工業等領域,每年產生的廢酸也要超過5000萬噸。由此推算,我國每年產生廢酸總量在2億噸以上。這是一個極為龐大的數字。

             廢酸對地下水的危害遠大于一般的化工廢水,它在滲入地下的同時,還將巖石、土壤中的碳酸鹽、亞硫酸鹽、硫化物等反應,生成二氧化硫、硫化氫等有害氣體并散發到空氣中,對大氣造成污染。在廢酸產生量較大的行業,如有色金屬、鈦白粉行業,排出的廢酸中含有大量重金屬,溶解進入河流或地下,對河流或地下水造成嚴重污染,用這些被污染的水灌溉,又對土壤造成了嚴重污染。據環保部調查,我國近20%的土壤已被污染。有機化工排出的廢酸含有大量的有機物,有些事致癌的而且不可降解。也有企業將這些廢酸加以利用,如生產磷肥、硫酸銨、硫酸鎂、造紙廠利用廢硫酸中和造紙堿液生產有機肥等,如果不科學有效處理,有害物質隨肥料進入土壤,先污染地表水,并進一步滲入地下或隨雨水進入河流,污染河底和地下水,更為可怕的是用被污染的水灌溉,引起土壤酸化,重金屬在酸性土壤中活性較高也易被植物吸收,這些有機或無機有害物隨植物進入食物,對食品安全造成重大隱患。所以目前廢酸處理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具體表現在:廢酸應用的技術標準還不完善;廢酸處理技術還有待提高;廢酸利用補貼的經濟政策不足以支持企業利用廢酸的積極性;其他生產領域綜合利用廢酸(水處理劑、化肥工業、水泥行業等)已經帶來一定的環境風險。

             中國循環經濟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副主任/總工程師曲睿晶就國內廢酸處理做過如下總結:1.減量化:盡量減少廢酸形成的危廢污泥是核心;2.資源化:循環利用是廢酸的綜合利用的捷徑; 3.無害化:妥善安全處置是廢酸處理的基本要求。對廢酸處理提出的建議:1.從技術革新,工藝和設備改造升級等方面強化廢酸處理的減量化; 2.從觀念、技術和管理等方面推廣廢酸處理的資源化;3.從法規、規范和制度等方面推進廢酸處理的無害化。用資源化作為橋梁和紐帶,促進實現減量化方針,必須達到無害化標準。

             中國廢棄化學品處置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王琪主任常年來主持廢棄化學品處理處置規范的制定與修正工作,他曾經在多次報告中指出:資源綜合利用是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中一項長遠的戰略方針,也是一項重大的技術經濟政策,對于貫徹落實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基本國策,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發展循環經濟,緩解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中日趨強化的資源環境約束,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具有重要意義?!稑藴驶聵I發展“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出要“大力推進節能、資源循環利用、環保等方面的技術、裝備、產品及服務標準化工作”。中國石油和化學聯合會《石化行業“十二五”標準化發展指南》中也提出“以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生產方式為核心,以節能、環保、健康、安全為重點,加強標準體系建設和重點領域標準制修訂工作”,將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列入到標準化重點領域。廢棄化學品處置標標準化工作以此為指導,以“調結構,轉方式”為中心,運用系統方法,堅持企業為主和自主創新的原則,重點加強綜合利用廢棄化學品處置領域標準化工作。

             綜上所述:強烈建議相關部門:以經濟政策為引導廢酸治理,合理布局廢酸的綜合利用;以產業鏈為引導,合理布局產品結構;以資源最大化為導向,以安全處置為基本要求;優先使用廢酸的相關資源;充分認識利用廢酸的復雜性,細分廢酸利用鼓勵目錄,調整和增加《資源綜合利用目錄》、《資源綜合利用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和勞務增值稅優惠目錄》。

             二、治理靠技術—— 減少酸量,循環利用,綜合處理

             通過十多年的廢酸處理市場從業和接觸的大量涉酸企業,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廢酸由于來源廣泛、分布眾多,且不同行業產生的廢酸濃度、組向成分差別很大,治理廢酸不可能有簡便統一的方式,必須依靠涉酸企業和相關行業的技術進步來解決。采用一刀切的無害化處理肯定是走不遠的。

             不論是有機酸還是無機酸,這些廢酸中除含有相當數量的殘酸外,無機廢酸中還富含亞鐵鹽,而有機廢酸則是COD值高,色度深。對酸廢如不進行處理,既污染環境,又浪費寶貴資源。為此國內外不少學者和研究人員,長期以來在尋求酸洗廢液的處理方法和利用途徑上作了大量的工作。

             對有機廢酸的處理有采用離子交換樹脂、鹽析循環使用、厭氧一兼氧一好氧生物組合法等方法。對有機廢酸的處理無論是在工藝條件方面還是設備方面都存在很多不足點。而有機酸在化工生產方面的應用又極為廣泛從而產生大量的有機廢酸污染環境。因此,改善和提高有機廢酸的處理工藝已成為一個緊要的問題。

             與有機廢酸相比無機廢酸的處理方法種類較多,常見的主要有離子交換樹脂法、焙燒法、濃縮除雜法、中和氧化法、萃取法等。處理無機廢酸的各種方法均有其優缺點:離子交換樹脂法工藝流程短,易操作,能耗低,但常溫處理時回收的無機酸濃度偏低,需添加高濃度酸才能使用;焙燒法不產生新的污染物,回收得到的產品可循環使用,提高了對環境的保護;濃縮法所用的設備雖易結垢難清理,但該法處理后的酸可達到很高的濃度,可直接利用;中和法確保了處理后物質PH值;萃取法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使有機物與算分離,但處理后的廢酸中仍含有大量的有機物,在處理就比較困難。因此,在對廢酸進行處理時要根據其具體情況選擇不同的處理方法。

             三、企業盼支持—— 建立示范裝置,提高違法成本

             由于處理成本高、難度大,一些企業在處理廢酸時難免會遇上一系列的問題。因此,不少企業也對廢酸處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希望政府和相關部門能夠鼓勵和扶持廢酸綜合治理、創造公平公開的市場氛圍。希望政府及相關部門能夠盡快建立廢酸循環利用的國家級示范裝置,對示范企業給予資金專項支持和貸款扶持,對擬采用先進工藝的廢酸循環利用項目給予一定的經濟政策支持。同時有關部門應落實依法治污,痛下決心提高企業的環境違法成本,依法對環境違法行為進行責任追究。還應建立重點產品的準入制度,對那些單位產品排污量較大,且依然大量采用落后工藝生產的產品,要能形成重點稽查;堅決淘汰“小、散、亂、污”企業;強化涉酸企業布局,對那些不具備發展條件的地區要限制污染產品落地,應該禁止發展高污染產業。

             由于廢酸危害性大、污染后治理困難,建議通過環保及相關部門,對產生廢酸的企業進行一次全國性普查,摸清廢酸的濃度、數量及含有的雜質,根據濃度及含有雜質不同進行分類,以便于資源利用和管理。對產生廢酸的企業應采用更嚴格的環保審批手續,請專家審查企業用酸在生產中的物料平衡,嚴控企業弄虛作假,瞞報或少報產生廢酸的量。同時,還應嚴控廢酸的去向以及廢酸的應用,只有切實摸清各生產企業廢酸的真實數量,才能對廢酸的去向及用途進行全面管控。應對用廢酸生產的產品,實行嚴格的環保審批制度,嚴控這些產品中的有害物含量,或制定有害物含量檢測標準,或加測這些產品的COD等;對能將廢酸循環利用又不產生二次污染的企業,應有相應的扶持政策;對有普遍利用價值的廢酸利用技術,可由國家出資買斷,無償或有償提供給相關企業應用;對于產生廢酸量較大的化工園區,可如同處理危險固廢一樣設定專業的廢酸處理中心,實行與處理危險固廢一樣的財政補貼政策及稅收政策。

             四、廢酸資源化目前的困境

             目前,我國有將近40%的廢酸液被簡單中和處理,造成大量酸資源和有效物質流失。產生的涉及危廢的污泥重復利用率只有4%左右;每年2億噸的工業廢酸產生,對環境的壓力和風險之大無法估量。有效的資源化處理沒有得到大規模的推廣,造成廢酸產生企業的困擾就越多,目前窘境不言而喻。雖然目前我國廢酸綜合利用和處置能力有所提高,但并不能讓其轉身為無害化的再生資源,還有待政府職能部門、國家標準制定部門、國家相關政策的完善和提高。

             推廣無害化、資源化技術瓶頸、循環經濟政策扶持,已經成為廢酸資源化處理的三大瓶頸。但我認為,真正阻礙我國廢酸資源化綜合利用推進的最大問題是,支撐廢酸綜合利用、循環利用的機制尚未確立,導致更嚴重的問題出現,譬如法律法規滯后,責任主體模糊等。

             相關專家指出:我國廢酸資源利用方式粗放,綜合利用率低于世界先進水平,浪費資源同時也污染環境,加強循環利用勢在必行,必須通過政策調整,完善頂層設計。強化宏觀調控,采取法律法規等舉措,建立長效機制,補齊短板,真正讓廢酸資源化處理合法合情合理才是目前最有效最長久的措施。

      信息來源:危廢2019   作者  錢鈞

      版權所有:肇慶市新榮昌環保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肇慶市高要區白諸廖甘工業園
      業務部:0758-8419003 傳真:0758-8418698
      電子郵箱:zqxrchb@xrchb.com 網站建設:合優網絡

      国产欧美国日产在线播放

    2. <optgroup id="006sp"></optgroup>